世界综合论坛
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?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.

张红星:释放的角色和释放的自己

向下

张红星:释放的角色和释放的自己 Empty 张红星:释放的角色和释放的自己

帖子  随风而去 周四 十月 09, 2014 6:13 pm

他叫张红星,一个“红色味”很浓的名字,单从名字我们似乎就可以窥见很多的内 幕。比如说他出生的大概年代,父母的心声期许以及未可相见但似乎又属冥冥之中的自己对民 族传统热爱的爱 国主 义情怀。对他而言,耕耘国学与艺术教育是毕生事业,没有之一。
在许多人的印象中,张红星就是那个在讲坛上能够滔滔不绝,信手拈来就是一篇华丽文章的主 任教授。就是那个在国学教育和艺术教育两个领域奔波,乐此不疲的国学传播者。他被称为“中 国艺术文学的拓荒者”,然而和很多活跃在幕前的明星相比,他的名字我们听到的看到的大多是幕后的词作者或者是学 生口 中的张教授。
一个人的国学梦
“弟 子规、圣 人训、首孝悌、次谨信、泛爱众、而亲仁、有余力、则学文……”
或在普通的私塾课堂;或在林立的高校教学楼内;或在千万 人汇聚的大讲堂内;或许都曾传出朗朗的读书声。而教课的老 师正是张红星,我们把时间倒回到上世纪60年代,这种景象似乎也正在他的身上上演……
祖辈和父辈收藏的许多线装书,使他从小就熟悉了“之乎者也”和竖 排版、繁体字。文 革发生的时候,他十几岁在家中藏书被红卫兵抄走时,他尾随到了废旧物资公 司的书本仓库,并设法找到在此工作的邻居。领着他每天入库读书,一年多时间,大开眼界。在那个全国停课的年代,他在那里找到了自己课堂,全 套的《中 国通史》,带彩图的《本草纲目》,带插图的《黄帝内经》等,就像阿 里巴巴芝麻开门一样。他在这个“历 史垃 圾堆”里发现了属于自己的宝库。上学后,他与小伙伴们用毛笔文言繁体通信,还引起有关方面的关注,因为抄写《四书》而在批孔运 动中被批判。
文 革中只有《红楼梦》等少数古书可以公开阅读,而他与书友们则相互传抄《柳文指要》等侥幸出版的古文书籍。文 革结束,他被推选为职工学校的教 师。当年接受批判的会场成了教室,他一面讲课、一面充电。考入大师云集的中 国文化书院,聆听梁漱溟、周谷城、张岱年、季羡林、袁晓园、杜维明等导师的讲授,进入国学教研的领域。
学于斯 耕于斯 传于斯
在逐渐长大的过程中,张红星又开始广泛涉猎史学和哲学,特别是先秦诸子。20世纪70年代起他曾在各图书馆评介古代文化,90年代先后 进入东北大学、沈阳音乐学院、鲁迅美术学院以至辽大、沈师等高校,举办国学课程和讲 座。
无论是在《沈阳晚 报》开辟《诸子百家》专栏,陆续评介中 国古代思想家;还是在《沈阳广播电视报》连载《二十六史系列评介》;亦或是经济台《长夜书香》信息台《书斋夜话》文艺台《资治通鉴》人 民台《我的大学》等广播读书节目的陆续推出,作为一名国学传播者,坚持传播民 族传统让他赢得社 会人们广泛好评。
3月27日早晨从沈阳出发,中午到达天津;下午参观周 恩 来邓颖超纪 念馆,晚上为南开大学师生讲授《高层读书风向标》。28日上午为大港油田干 部群众讲授《核心价值观与传统文化》,下午为天津工业大学师生讲授《核心价值观与国学》,晚上从天津出发。29日7:00到达沈阳,9:00到图书馆讲授《辽宁城市历 史文化鸟瞰》;下午到东北大学讲授《戏剧影视鉴赏》。30日上午到东大讲授《中 国传统文化》,下午到葫芦岛银 行讲授《礼记概论》。31日上午在沈阳音乐学院讲授《古代汉语》。4月1日上午讲授《戏剧文学史》《外国戏剧史》,下午讲授《诗词格律》。4月2日讲授《编剧原理》等,这是他一周的行程。用他自己的话说,“这种紧张充实、丰富多彩,只是为了自己的国学梦和艺术梦。”
笔耕在艺术文学中
相比于他的人,或许让人们印象更加深刻的是他嫁接艺术与文学,讴歌盛世年华、激 情滚滚、用心灵歌唱的词作品。“张良神笔今又见,红心赤胆谱新篇,星光月夜就茶听,教思回味韵无限。授汝境界情怀高 ,歌声飘渺醉琴弦。词海拾贝字珠玑,妙写经典祝流传。”一首读者相赠的藏名诗,概括了他创作的主要经历。他的探索道路、他的艺术品格、他的文化情怀,让我们知道,“中 国风”不仅仅只是词汇。一个好的词作家要想创作出好的作品,也不仅仅只是码字,更需要一种对祖国、对大好河山、对华夏文化、对民 族传统热爱的爱 国主 义情怀。
搜寻张红星先生的作品,无论是《志愿者之歌》还是《登泰山而知天下小》;亦或是《祝福浑河》《寻根满 洲》,会发现他的大多作品大都饱含 着讴歌盛世年华,浸染朴素粗犷等风格。在弘扬主旋律题材方面,他一方面笔耕传递着真善美的精神力量。一方面以传播中 华民 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,在展示历 史厚重与现代文明元素中,给国学教育缺失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他不仅用那些歌曲为我们记录下了一个时代的变迁,而且也因国学的传递完成了自已人生的一个辉煌。
红星先生的Q Q签 名是“做经典与当代的桥梁”,多年以来,从未修改。马年暑假在北戴河国学论坛半个小时的发言,使得更多的专 家学者认识了他。他被教 育 部、人 民教育出版社、中 国音乐学院等单位聘为“国学教育研究与实践总课题组”核心专 家,相对于毕生从事国学教育的他,可谓实至名归。他在各地巡讲中介绍了“文以载道”“艺以载道”“节以载道”“赛以载道”等多种实践方式,引起校长们的浓厚兴趣。从天津到顺德、英德、花都,有的校长把多年锤炼的校本教材赠送给他,征求意见;有的校长拜托他为教学楼撰写楹联,雕刻上墙;有的学 生等在校门口请他签 名留念……
张先生讲经典,注重讲元典,而把后来附着在经典上面的东西剥落下去。他开讲《周易》那天,为了“阴宅”“阳宅”而来者全体目瞪口呆。他们学会了按照“二进制”“三段论”画出周易的“方图”和“圆图”。开始按照原本解读经典,而不牵强附会。在弟 子紫禅协调下,马年上半年,13家国学培训机 构为他讲授《十三经》提 供场地,也成为聆听解读的近水楼台。下半年又有更多的机 构提 供讲授《二十四史》的场地,也促进了国学机 构及其学 员之间的沟通。新学期一开始,“红星甲午国学巡讲”又走出辽宁,走进 京津、南粤和宝岛,将为更多的爱好者带来正能量!
随风而去
随风而去

帖子数 : 5157
注册日期 : 12-06-21

返回页首 向下

返回页首


 
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:
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